金马车教育
标题: 中国人的骨气:刻在血脉里的精神丰碑(王子欣) [打印本页]
作者: 吴伟平 时间: 昨天 21:19
标题: 中国人的骨气:刻在血脉里的精神丰碑(王子欣)
我始终坚信,中国人的骨气是深植于血脉的精神基因——它不是虚无的口号,而是在历史长河中无数仁人志士以生命铸就的丰碑,在当代征程里万千奋斗者用行动书写的华章。
骨气是镌刻在生命里的勋章。南宋文天祥兵败被俘,面对元廷“宰相之位、万贯家财”的诱降,他在囚牢中挥毫写下“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绝唱,以热血诠释了“威武不能屈”的气节;近代朱自清身患重病,面对美国带有政治附加条件的“救济粮”,他在日记中铿锵写下“宁可贫病而死,也不接受侮辱性施舍”,以文人风骨守住了民族尊严的底线。他们的生命如烛火,在黑暗中照亮了骨气的模样。
骨气是穿透困境的精神铠甲。新中国成立初期,钱学森被美国软禁五年,财产冻结、科研受限,甚至面临“永远禁止从事科学研究”的威胁,但他始终坚定“回国效力”的信念,最终冲破封锁回到祖国,在一穷二白的土地上托起了中国航天的梦想;在藏南边境的风雪中,戍边英雄陈红军、陈祥榕等战士用生命捍卫国土——面对外军的非法越线挑衅,他们以血肉之躯筑起界碑,“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呐喊,是当代军人骨气最动人的注脚。他们的坚守如盾牌,在挑战中筑牢了骨气的防线。
骨气是映照时代的信仰光芒。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仪式上,受阅方队昂首挺胸的姿态、高科技装备的震撼亮相,让全国人民在那一刻共同仰起头颅——这不仅是军威的展示,更是一个民族“站直了”的精神宣言。从实验室里攻克芯片技术的科研工作者,到奥运赛场上挑战极限的运动健儿,再到扎根基层默默奉献的青年志愿者,当代中国人正以“不妥协”的选择、“守底线”的行动,让骨气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有人曾质疑“中国人是否丢掉了骨气”,但藏南戍边英雄的牺牲、科研人员的攻坚、普通劳动者的坚守,都在有力回应:这份刻在骨子里的精神从未褪色。它是文天祥的丹心、朱自清的傲骨,是钱学森的赤忱、戍边战士的忠诚,更是每个中国人在生活中“不屈服于诱惑、不折腰于困境”的坚守。
愿我们都能做骨气的传承者——在学业中追求真知而非功利,在工作中坚守原则而非妥协,在国家需要时挺身而出而非退缩。让这份刻在血脉里的骨气,如江河奔涌、如星辰闪耀,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永远熠熠生辉。
欢迎光临 金马车教育 (http://www.nanpaidiaoyi.com/) |
Powered by Discuz! X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