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将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中

[复制链接]

3061

主题

3334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1107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6 天前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问题。
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学校具有集中式、系统化、持续性进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独特优势。【甲】因此,           
用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要让文化融入教学育人的全过程。积极编写校本教材,开设必修与选修课程,探索“研讨式、体验式、沉浸式”课堂模式;为文化打造载体,综合运用全媒体方式、大众化语言、艺术化形式,全方位、多层次开展宣传普及,举办各类学习宣讲、征文演讲、分享交流活动;还可立足地方特色文化资源,讲述历史文化名人故事,激励学生见贤思齐。用文化涵养品格,用精神提振人心,让文化融通心灵。【乙】只有坚持融会贯通,才能教育引导学生全面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找准自身定位,明晰人生方向,将自我价值与国家发展、民族命运紧密联系起来。
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要突出知行合一。以知促行、以行践知,让优秀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丙】学校要以文化育人为抓手,以环境育人为载体,实施“网格+文化+育人”校园治理模式,设置谈心谈话室、书香活动室、学生活动室等文化空间,科学开展学业辅导、就业指导、思想引导、心理疏导等,打造立体育人格局,强化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
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要坚持“走出去”,精心组织与文化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开展社会实践,创新调查研究、志愿服务等形式,探寻身边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持“请进来”,可与地方文化旅游部门、文化基地等建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围绕研学产品、文创赛事等项目开展深度合作,也可邀请专家学者、文化工作者等走进校园,分享文化故事,用身边的榜样激励广大学生。坚持“传下去”,充分挖掘馆所文物、遗存遗迹、古籍典籍的丰厚资源,让学生在亲身感受、亲身体验中,了解中华文化变迁,触摸中华文化脉络,感受中华文化魅力,汲取中华文化精髓。【丁】总之,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还应强化内外联动。
⑤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最基本、最深沉、最持久的力量。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不断提高学生思想水平、道德品质、文化素养,让学生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1)根据全文,在第①段横线处填写恰当的内容。
2)阅读全文,对下面文段所放位置分析恰当的一项是   
学校开展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从“要我做”转变为“我要做”,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文创产品、短视频、摄影作品、绘画作品、音乐剧等文化产品的创作,在实践中展示自我。
A.放在甲处,联系学校的现实情况引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B.放在乙处,证明“让文化融入教学育人的全过程”的观点。
C.放在丙处,它是“以行践知,外化于行“的具体体现,论证了知行合一的观点。
D.放在丁处,证明”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应强化内外联动”的观点。
3)阅读全文,写出第②——④段的论证过程。

答案:
1)我们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教学育人全过程,以文润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
2C
3)第②至④段的论证过程为:首先提出“让文化融入教学育人的全过程”的具体措施(第段);接着强调“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要突出知行合一”的观点,并提出实施相关教育理念和校园治理模式的必要性(第段);最后提出“坚持‘走出去’‘请进来’‘传下去’”的策略,强调通过内外联动的方式进一步提升文化的育人功能(第④段)。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5-5-24 21:05 , Processed in 0.047278 second(s), 23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