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马车教育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discuz
吴伟平书法
查看: 1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四年级上册期中考试卷

[复制链接]

3421

主题

3720

帖子

1万

积分

超级版主

Rank: 8Rank: 8

积分
12381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前天 19:33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正序浏览 |阅读模式
根据拼音写字词,用\”画去错误的字。
黎明前后,整个村子 zhú jiàn    笼起一层薄雾。“(淘 陶)气”的公鸡准时打鸣,那声音(尤 犹)如高亢的号角。太阳出来时,nuǎn yáng yáng       的日光穿过树叶间的缝    洒下,让人感到 shū shì      和(愉  喻)快。村民们照例去田里侍弄 zhuāng jia      )。qiáo   )!成熟的 wān dòu    shùn    着风舞蹈。
选择题。
1. 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和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吟唱(yíng) 内脏(zāng) 但闻人语响(只)
B. 稻穗(suì) 芦苇(wěi) 溺而不返(淹没)
C. 潜入(qián) 氛围(fēn) 只缘身在此山中(原来)
D. 逃窜(cuàn) 花圃() 梅须逊雪三分白(谦让)
2. 下列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A. 这件事处理得很不公正,大家都愤愤不平
B. 在庐山上游览,常常会有一种腾云驾雾、飘飘欲仙的感觉。
C. 短跑比赛开始了,小乐和小周齐头并进,跑在最前面。
D. 他就是这样一个随遇而安的人,凡事总想争个高下。
3. 这个学期,同学们留心观察,做了很多观察记录。请你完成题目。
(1) 小语观察了一种植物的叶子,根据记录,可以判断这种植物是(   
叶片呈线形,十分柔软,且向四周辐射平展,圆如铜钱,入秋后变金黄色。
A. 红豆杉B. 金钱松C. 龟背竹D. 松树
(2) 下面的观察记录,描述不够准确的一项是(   
A. 小鹦鹉的身上的羽毛逐渐变成浅绿色,尾尖开始向上扩散,变成浅蓝色。
B. 掰断莲藕时,可以看到断藕间会出现一条条扯不断的细细的白色藕丝。
C. 周末,我去乡下爷爷家玩。爷爷在院子里建了狗窝、鱼塘、猪穴、牛棚。
D. 我发现路上行人有穿短袖的,也有穿棉衣的,真是“二八月,乱穿衣”啊!
乔乔在国庆假期游览了泰山,跟随她的脚步,一起来欣赏美景。
1. 凌晨四点,我们登上了泰山的日观峰,那里已经是人声鼎沸。
读加点词,我想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情景。
2. 过了一会儿,地平线变成了浅红色。突然,有人大喊:“太阳出来了。”(用上“霎时”“一会儿工夫”等词语,描写太阳出来的景象)(
3. 看着红彤彤的太阳,我想那是不是太阳神战车的车轮,而滚滚光芒正是车轮滚动时溅起的火花。(照样子,发挥想象补全句子)
看着奔流的瀑布,我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站在山脚看着高低不齐的山峰,妹妹满怀疑惑地问:“怎么这些山和我刚才看到的不一样呢?”爸爸说:“这就是当局者迷。”我不禁吟诵苏轼的诗句“,”。妈妈用《尚书》中的名句来鼓励妹妹:“,。”
5. 漫步在彩石溪旁,我不由想到《走月亮》中的句子:细细的溪水,流着________________,流着________________
6. 传说盘古的头部变成了泰山,身体化作万物,我们感受到了他________的精神;我们还从“女娃游于东海,,故为精卫,,以堙于东海”中,认识了________的精卫。
阅读理解。
(一)东北虎林园游玩攻略


2025 年第九届亚冬会的吉祥物“滨滨”和“妮妮”是以东北虎林园两只小东北虎为原型设计创作的,两个名字寓意“哈尔滨欢迎您”。“滨滨”和“妮妮”强壮、可爱、热情、喜庆的整体形象,象征着亚冬会运动员强壮的身体、坚韧的意志。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虎被赋予很多积极的品格,其中正直、力量和勇气,与奥林匹克运动精神高度契合。
1. 根据材料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对的画“√”,错的画“×”。
(1) 买票后,若想乘坐观光车,每人还需花 20 元购买观光车票。(  
(2) 乘坐观光车游览时,不能与东北虎互动,只能观赏。(  
(3) 寒假期间去东北虎林园游玩,最迟可以 16:00 乘坐观光车离开。(  
2. 妈妈和哥哥买全价票,你是儿童,你们一共需付______元。买票时,因为哥哥是在校大学生,可以买半价票,此时你们可以少付______元。
3. 为什么哈尔滨亚冬会吉祥物选定“滨滨”和“妮妮”两只虎?(有三个理由哦!)
(二)湖光草色听蛙鸣
①说“湖光”,其实并不准确。因家乡大凌河波光潋滟,银光闪闪,我称它为“湖光”。
②湖光有一种宁静在。如近日,一场场夏雨悠悠而来,雨丝如烟如雾如纱,轻飘飘地打在“玻璃窗”上。清凌凌的波光在玻璃似的水面上晃动,编织了行人的蝴蝶梦。走在大凌河两岸的步道上,走在辽西大地的每一处庙宇楼阁边缘,都能品味出江南水乡的风情。
③天鹅来过,亮生生的羽翅划过湛蓝的天空,掠过一座座现代化大桥,湖光、山色、高楼、珍禽,那是一种别样的美。
④无雨的日子,夏日如火,漫游凌河岸,燕子在柳丝间穿梭嬉戏,像一个个和平天使;水中活泼的小鱼,是一个个跳动的音符,时不时“扑棱”一声,吓得人一愣一愣的;还有那啄食小鱼的野鸭,更是悠闲无比,在这个季节成了凌河的主人。最令人忍俊不禁的是看小野鸭学游泳。不经意回眸间,你会看见水中有一条直线跃动并伴着“啪啪”的击水声,那便是小鸭学游无疑了。大鸭子在旁边指导,几只小鸭奋力击水前行,并兴奋地发出“嘎嘎”的叫声,宁静的大凌河便被那一声声叫声啄破了,荡起一圈圈的涟漪。也会有海鸥和大型水鸟驻足橡胶坝,它们无疑是天地间的宠儿,无拘无束地迈着四方步,在浅水区啄食小鱼,偶尔飞起,也是懒洋洋的,像是纨绔子弟的做派。
⑤小雨的光顾,惹得草木精神得很,绿满凌河岸的日子,嗅闻草木香。最经典的要数大雨过后,蛙们一见到大水漫漫,树木青翠,这些天生的鼓手便拉开架势,雷鸣般地演唱起来,声音如鼓,歌声如潮,激越豪壮,大凌河的上空便响起了动听的交响乐。此时的大凌河,风也轻柔,云也淡雅,行人三三两两,徜徉在夜风蛙鸣中,忧烦尽去。
⑥轻风过处,一夜无梦。唯蛙鸣如鼓。(有删改)
1. 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意思。
(1) 忍俊不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无拘无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请用“     ”画出大凌河被称为“湖光”的原因,这让我想起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读第②自然段,下列没有使作者“品味出江南水乡的风情”的一项是()
A. 如烟如雾如纱的雨丝B. 大凌河清凌凌的波光C. 辽西大地的庙宇楼阁D. 绿满凌河岸的草木
4. 品读相关词句,回答问题。
(1) 第④自然段的加点词“穿梭嬉戏”用得很好,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阅读第⑤自然段,作者说自己“嗅闻草木香”,由此我仿佛看到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第⑥自然段的“____”字体现了夜晚的宁静。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作文表达。
当我们读到“啊呜啊呜、啪嗒啪嗒、咔嚓咔嚓”这些拟声词时,就有了如闻其声的感觉。由此你想到了谁?他(她/它)们会发生一件怎样有趣的事呢?可以用上这些词语,也可以另外选择几个拟声词,将想到的故事写具体。题目自拟。不少于 400 字。
参考答案
一、逐渐 暖洋洋 舒适 庄稼   豌豆       
画去:陶 尤 喻
二、1. B 2. D 3. (1)B (2)C
三、1. 示例:游客们或站或坐,兴奋地交谈、拍照,声音此起彼伏,热闹非凡
2. 示例:
霎时,整个东方都披上了红色的朝霞,太阳露出半个小脑袋,并飞快地往上升,一会儿工夫,太阳就升起来了。
3. 是不是有一个巨人正在山巅饮酒,从他嘴边溢出的美酒变成了飞流直下的瀑布
4. 不识庐山真面目  只缘身在此山中 好问则裕 自用则小
5.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月光
6. 无私奉献 溺而不返 常衔西山之木石 坚持不懈
四、()1. (1)× (2)× (3)  2.   275    55
3. ①“滨滨”和“妮妮”两个名字寓意“哈尔滨欢迎您”。②“滨滨”和“妮妮”的整体形象贴合运动员的形象。③在中华传统文化中,虎被赋予正直、力量和勇气等积极品格,契合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1. (1)指忍不住笑出来。文中指“我”看见小野鸭学游泳忍不住笑出来。
(2)自由自在,没有限制,不受约束。文中形容海鸥和大型水鸟自由自在的样子。
2. 因家乡大凌河波光潋滟,银光闪闪,我称它为“湖光”。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3. D
4. (1)“穿梭嬉戏”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燕子在柳丝间嬉戏的活泼情态。
(2)示例:小草们都站直了身子,在茂盛的林间织成了一块又一块的绿毯;小野花在万绿丛中尽显它们妩媚的身姿……
5.     作者对大凌河的喜爱之情,以及闲适自在的心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Archiver|手机版|小黑屋|金马车教育 ( 泉州玖莲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闽ICP备18025069号-3

GMT+8, 2025-11-9 04:49 , Processed in 0.054479 second(s), 26 queries .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3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